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室內 16.8 坪的小宅設計, 2房2廳,居住成員是一對母女。他們從「預售屋客變」階段,就決定把家交給春雨設計,並希望擁有實用的收納機能,回到家能感受到滿滿的溫馨療癒感。Jenny設計師是如何在有限的坪數裡,透過聰明的客變,為屋主實現夢想中的家呢?一起來看吧!
客變三大重點
重點一:電視牆退縮,變出整排收納櫃
在主臥室入口處,我們退縮一小段牆的空間,讓出電視牆與側高櫃的空間,除了能有完整的電視櫃,還多了一個實用的高櫃收納區,電視牆也呈現如畫框般的比例美感。
重點二:中島+餐廚合併,打造三面收納廚房
透過客變將原本封閉式廚房打開,合併餐廚空間。中間設置一座「多功能中島吧檯」,讓餐廳與廚房落在同一軸線上,形成視覺與動線上的整合。中島不只好看,還超實用!同時是輕食備餐區、
食材整理台,還可以當作延伸餐桌使用,親友聚餐時超方便!
重點三:浴室門改拉門,節省迴轉半徑空間
原本建商的開門方式容易佔用空間,我們調整為「拉門設計」,不僅讓動線更流暢,也釋放出更多收納面積,並新增的鏡櫃與浴櫃收納。
玄關設計
我們以屋主喜歡的「白色系」為基底,加入「奶茶色」打造出溫柔療癒的玄關氛圍,地坪鋪上「黑白」的地毯磚,提升整體精緻質感!
原本左側因結構柱與管道間產生的畸零角落,我們透過大面門片包覆,將視覺拉高,並善用深度作為鞋盒收納區。最底部也預留了「掃地機器人的家」,實用又貼心。

餐廚空間
餐廳與廚房之間,我們加入了「輕食中島吧檯」,不僅有效劃分空間,更讓使用上更具彈性!平時它是輕食備餐檯,檯面選用好清潔使用的「人造石」,下方設有「電器抽拉盤」、也預留好「專用插座」。
中島同時也可以成為屋主的「食材整理檯」,從外面買菜回來時,就可以先放在中島,而冰箱就剛好在順手的左側邊,整理完之後再把食材通通冰進去,不用將食材拿來拿去。而用餐時檯面也可以放熱湯或煮火鍋,我們都為已經預留好插座;當客人比較多的時候,也能變成餐桌的延伸空間喔!

為了讓廚房收納更充足,我們為屋主規劃俐落的「一字型廚具」,其他的小家電則設計在另一側牆面,包含廚具、中島、餐檯,我們有三面收納空間,讓所有的家電都各就各位。

餐桌的另一面,我們規劃整排的「半高櫃」,滿足屋主與媽媽希望好收納的需求,同時讓客廳都擴充了生活用品的收納;底部採取「落地的設計」,讓屋主可以直接推入行李箱、捕蚊燈、清淨機等大型物品。
檯面選擇「仿石紋系統板」增加精緻感,中段採「鏤空」方式讓屋主可以放置展示品;上方還增加一個「玻璃吊櫃」,可以擺放漂亮的杯盤和餐具。
客廳設計
在電視牆的規劃,我們在客變的時候先將「牆面微調」,讓電視牆有畫框的感覺,下方增加電視櫃,方便屋主增加電視收納的功能。這樣的設計方式,還同時放大「主臥開門的空間」,讓整個開門空間迴轉半徑更加大!


而屋主電視檯面只會放置soundbar,所以我們在電視櫃中間做「集線槽」,讓其他設備都隱藏在下方櫃內,並加上「玻璃門片」,既美觀、實用又好清潔!


延續電視櫃的側邊,是客廳空間唯一較高的「高櫃收納」,內部我們為屋主量身訂製分門別類的設計,可以放下屋主的工作梯和手持吸塵器。
Jenny設計師分享:吊扇燈安裝要注意什麼?
屋主希望家裡可以安裝一盞吊扇,所以我們為他挑選「霧灰白色系的吊扇」,這盞原裝的吊扇,可以使用遙控器調整色溫。我們將吊扇規劃在客廳的正上方位置,燈具位置要特別避開吊扇,避免風扇在轉動的時候,影響燈光的亮度!
主臥室設計
3.3坪的主臥室,我們跳脫公區的木質調,以「水洗藍」為主色調,搭配「美式線條床頭板&淺灰牆面」,營造安穩寧靜的睡眠氛圍。側邊是整排「衣櫃&化妝機能」,櫃體外觀上淺下藍的整體感,讓櫃體看起來更加輕盈、高挑。
由於屋主有很多瓶瓶罐罐化妝品、並且喜歡站著化妝,所以我們特別為他設計一個「站立化妝區」,旁邊規劃「三格抽拉盤+斜角設計」,方便屋主可以輕鬆拿取化妝品。
長輩房規劃
2.6坪的長輩房,以「霧粉色調」展現溫柔氛圍。
床預留單人加大尺寸,床頭櫃與化妝桌整合為一體化設計,使用上更為便利。為因應日常使用,我們將「插座與開關」通通整合在造型壁板上,讓長輩使用上更順手。


床尾的雙面衣櫃設計,一側開門面對走道,方便拿取日用品;另一側則為吊衣桿收納,讓換季衣物與大件外套也能有專屬空間。
這個16.8坪的家,透過春雨設計的客變規劃、動線整合與收納布局,成功實現了屋主與媽媽對「溫馨、好收納、好生活」的所有想像。你也想要有專屬的空間規劃嗎?找Jenny設計師,打造專屬你的理想生活!
想看更多關於春雨設計團隊的作品
歡迎進入官網👉https://reurl.cc/eEjD7m
前往春雨設計YT影音頻道👉https://reurl.cc/pgQ6V4
前往春雨設計FB粉絲團👉https://reurl.cc/4a2onj
有任何問題隨時免諮詢春雨設計官方Line👉http://bit.ly/2qFdL9B
春雨設計官方Line ID👉@ssid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