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家,室內 22.7 坪,屋主希望一家四口都能擁有自己的房間、加上兩套完整衛浴,所以我們總共規劃了 4 房 2 衛,在坪數有限的情況下,如何做到完整的收納與流暢的生活動線?就是這次設計的最大挑戰。那我們是怎麼做到的呢?跟著阿周設計師一起來看看! 玄關設計 首先一進門右手邊為 27.5 公分深的空間,我們規劃了「穿鞋椅+灰鏡端景」。淺深度剛剛好,方便屋主回家放置包包,鏡面則讓空間感放大、不顯壓迫。 大門正對的地方,原本是空白牆面,我們特別為屋主設計了一組「多功能玄關櫃」,同時兼具屏風與收納,保護隱私感、更成為美觀端景。 我們依照屋主的收納需求量身訂製收納櫃,透過三面向的靈活運用,把物品集中整理收納,讓公共區域可以整齊俐落,空間感更輕盈!這座三面收納櫃包含 4 大功能: 1. 旋轉鞋架:可容納屋主一家大量鞋子,再加裝溝縫造型門把,保持通風。 2. 電子衣櫥空間:兩側及上方預留機器擺動空間,使用起來穩定安全。 3. 工具櫃 & 無線吸塵器收納:系統櫃設計,收納整齊不雜亂。 4. 一般生活用品收納:增加收納,日常備品也有專屬的家。 客廳 & 廚房設計 原始交屋時建商規劃的是「一字型廚房」還有一個中島的位置,考量到屋主一家平時習慣在客廳用餐、不需要餐桌空間,所以我們重新將廚房區規劃為「 L 型廚具」,讓他們的廚房空間收納及使用範圍再加大! 我們將水槽與 IH 爐依照屋主使用習慣重新定位,形成「拿菜 — 洗菜 — 切菜 — 煮菜」一氣呵成的順暢動線。阿周設計師特別提醒大家:下方排水的洩水坡度和位移空間都要經過精算,才不會因為位移而產生管路阻塞的問題喔! 我們在 IH 爐側邊規劃「長虹玻璃」的屏風,兼顧空間劃分與空間穿透感,讓整個家的動線自然、流動;玻璃凹凸面面對客廳、較平滑面對廚房,如果下廚有油煙也能方便清潔。 因為原本建商規劃小廚具連接電器櫃、冰箱都集中在一起,導致客廳的沙發空間狹窄,會卡在主要結構柱的中間,所以我們將電器櫃和冰箱改到對面的位置,電器櫃和客廳電視牆串聯起來,不僅讓空間造型更和諧,同時還能增加一個小怪物收納櫃,放一些零食等等。 另外,我們也把原本廚房較低的天花板升高,讓餐廚區與客廳天花板高度一致,整體空間有加大的效果。 我們透過玄關、客廳、廚房完整的組織收納規劃,加上材質搭配與動線設計,讓空間感大大提升,也滿足了一家四口的日常生活...
上一篇介紹這個 15 坪洞穴風格的家,以特殊塗料和木質元素量身訂製的公區規劃,實現屋主喜歡灰色調、粗獷感但又溫暖的氛圍。另外,屋主也提到希望每個區域都能各自獨立,所以我們從格局、材質到細節,連同「衛浴空間」也把握客變階段重新規劃!現在就跟著 Jenny 設計師一起看,我們在衛浴 & 私領域的聰明設計吧! 衛浴空間設計 在公共區域,我們選擇了礦物塗料和木紋的搭配,保留仿水泥的刷紋質感,同時帶出溫潤與自然感。進到浴室後,屋主想要更徹底沉靜的「洞穴風空間」,因此我們設計「全灰色調衛浴」,從配色到材質選擇,都更貼近理想的樣貌。 屋主希望浴室能夠明確區分洗澡、面盆區和廁所,並盡量放大空間感,我們在客變時決定將原本的兩間浴室合併,並且把整個空間退回「毛胚狀態」,重新隔間、防水、拉管線,門框也特別做成「拱門造型」,讓整體更有洞穴感氛圍感。 牆面選擇了不貼磁磚並使用「特殊塗料」,讓天花板到牆面做到真正的一體成形、沒有接縫,而衛浴空間和公共區選擇的刷漆不相同,因為濕區對防水的要求更高,在浴室空間使用的是「微水泥」的塗料。 微水泥為什麼可以用在浴室? 「微水泥」不僅具備環保特性,還有非常強的防水能力,所以非常適合用在像是淋浴區、浴缸周圍,比較潮濕的空間。 為了達到理想的質感和防水效果,微水泥的施工非常講究 —— 總共要經過「 11 道工序」,才能呈現無縫面感和穩固防水層,尤其收邊處更是考驗師傅功力!我們要在衛浴空間做到幾乎無縫銜接,所以工法細節的每一步都不能馬虎。 在衛浴牆面以上刷上微水泥後,地磚部分則選擇了「灰色水磨石六角磚」,融合了復古與現代感,六角形的拼接方式打破單調,讓空間在灰色調中多了點小巧思。 浴室格局規劃上,屋主希望面盆、洗澡、廁所都要分開,要真正的「乾濕分離」。因此我們將面盆規劃放在外面,獨立於淋浴與馬桶空間之間,不僅方便使用也更好清潔!未來若有親友來訪,也只需要使用面盆或廁所,不會直接進入私密的淋浴區,更有隱私感! 書房規劃 屋主的私領域需求很明確:需要有主臥、客房,還有一間專屬的攝影書房。書房位置在開放式廚房的後方,是為屋主攝影需求量身訂製的工作空間,並且在玻璃拉門上也預留一個貓咪進出的「貓洞」。 屋主平常有大量器材、行李箱、攝影包等等,我們在書房內規劃了足夠的收納櫃;工作桌底部也預留了機台設備的位置,門片選擇「格柵設計」,不僅保持透氣也延續整體空間的風格氛...